<br><span style="text-align:center;display:block;"><strong>教育应以人为本</strong></span>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一个世纪前就多次著文,大声疾呼,“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叶老的教育生涯中也一直将这一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并主张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在教育中,一直有一个尴尬而残酷的现实:99%的孩子最后都只能成为一个平凡人,但却有99%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应当是天才。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拥有一个完整健全的人格,显然比成才更加重要。<br> 多年以来有关教育暴力的新闻,从“蓝印章”“绿领巾”到“红校服”,再到“三色作业本”“差生不听话押金”,这种种“教育冷暴力”行为是在为学生贴标签,背后是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观念。而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决不允许有任何对人格和尊严的剥夺。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好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们的差异性是应该被尊重的,教育者应该努力保护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而不是人为地制造差异,扭曲孩子们的心灵。<br> 诚然,在当下的教育体制内,确实存在一些令人难以容忍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是体制内还是民间,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多年来都一直在努力着,在探讨着,我国新的教育之路究竟应该走向何处。有关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教材改革、教师资质的提升,虽然与人们所期待的尚有一定距离,但确实都在向前推进着。正是因为现存教育体制的不完美,才需要更多人参与探讨和研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探索,也都应该有其存在空间。像是最近出现的“桃花源”式教育,就值得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细细品味,家长们对目前的教育体制有怎样的恐惧与期待,其重要意义又在哪里。<br> 对于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中国家长在某种程度上确实陷入了一种教育困局,他们不知道对于孩子什么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他们在面临一些选择时也很无奈,当然他们也在积极地进行种种尝试,期望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教育模式,我们都要遵循一个统一的原则,那就是“教育应以人为本”。对于孩子,要关心爱护,启发指导,也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使他们逐渐发现自我价值,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