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治理 兜住自由与秩序的两条底线 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此开启互联网时代。20年间,网络技术以跨越式的进步与延伸,为国民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拓宽了更加自由的空间。推动互联网的自由全面发展,已然是大势所趋。然而,在环境极度宽松自由的同时,互联网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诸多困扰与难题,让社会秩序的维持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网络治理中正确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已成为当今社会治理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客观属性决定了自由的客观性。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而且还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中的人,作为个体而单独存在的人是没有的,由人际关系构建而成的人类社会必然要产生维护内部稳定的规范,这就是秩序。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自由与秩序是辨证统一的。在客观世界中的自由必然是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上的。没有秩序,自由也无从谈起。同样,秩序也是相对于自由而存在的,没有对自由的规范和约束,秩序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打个形象的比喻,自由与秩序正如火车与铁轨的关系一样,两者是互为存在前提的。因此,加强网络治理,就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住自由与秩序两个前提,兜住自由与秩序的两条底线。 加强网络治理,首先要兜住自由的底线,把握核心诉求。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强调使人类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独立境界。这种让个体生命价值得到极致发挥的自由状态,切合了人类的天性,使人类超脱了形骸的桎梏,成为了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接力。可见,自由,永远是人类物质与精神上的终极追求,而网络,作为人类在拓展自由空间的道路上催生出的产物,如果在治理过程中违背了“追求自由”这一核心诉求,对于人们发展互联网,拓宽网络空间的积极性都将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一切行业与产业发展都依赖于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就更要兜住自由的底线,让社会治理在把握民众“追求自由”这一核心诉求的基础上为网络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加强网络治理,其次要兜住秩序的底线,提供根本保障。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更应该强调的是,“没有规矩,没有自由。”虽然人类为追求自由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应该被理解;但是,人类为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如果损害了他人的自由,那么这种行为则不应该被饶恕。特别是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中,这一点则更加不容忽视。网络环境理应是自由的,宽松的,在不侵犯他人权利,不剥夺他人自由的基础上,任何人在网络中的行为都没有被限制的理由,但单纯依靠“自律”所形成的网络环境时至今日却已经是乌烟瘴气,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秩序为前提与底线的自由,是一种有损于他人,违背多数人利益且有碍于整体发展的自由,这种畸形的自由,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治理,维护网络秩序,为互联网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更坚固的城墙。 自由与秩序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协调并进才能行稳致远。在加强网络治理的过程中,为构建秩序而不择手段,乃舍本逐末;为追求自由而摒弃秩序,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让网络治理中的自由追求与秩序构建比翼齐飞,才能让网络环境在自由发展的大方向下更加清朗,才能让国家未来在互联网的照耀下更加光明。
首先,阅读题干,审清题意。考生要想写好这篇大作文,在审题时需要清楚自由和秩序的关系,自由和秩序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哲人所说的,"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弄清楚二者的关系,议论文的内容就容易确定了,内容必然是既涉及自由,又涉及秩序。其次,阅读材料,寻找论据。一篇完整的申论大作文,必然需要足够的论据作为支撑。大多数考生脑海中储存的素材不足以支撑一篇申论大作文的论据,这就需要考生充分挖掘材料中的论据。因此,对于材料内容,考生应该胸有成竹,需要时能够信手拈来。最后,草拟大纲,组织文章。以上工作完成之后,考生可草拟一份大纲。对于本题,大纲可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构建互联网秩序的必要性。二是如何构建互联网秩序。三是升华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