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认识:<br> 关于“南北宗论”的首提者。董其昌在其《画旨》中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所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流传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啸,以致马(远)、夏(珪)辈。南宗则王维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躁、荆(浩)、关(同)、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米芾、米友仁),以至元四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br> 评价:南北宗论的产生有当时的政治、宗教、经济、社会风气的根源,更主要的是与当时的绘画界的情况有密切关系。南北宗论具有片面性。从唐至明,山水画风格几经演变,画家对自然持的态度,审美情趣,表现手法也有种种差异,这么长的历史时期,只用两个流派去归纳,难免有自相矛盾,牵强附会,评价不当之处。历来有人对此进行了反驳、批判。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画山水画毕竟有两种风格与画法,这是事实。董其昌作为对山水画艺术流派进行研究的先行者的作用还是应肯定的。南北宗论是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所以一经建立,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精气内含”的作风,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由于他“崇南贬北的思想,导致了以后画坛宗派繁兴、画家门户之见的加深。于是有了“正宗邪派”之分,缩小了画家的眼见,沉滞了画法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理论的混乱,给中国画坛带来了一定消极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