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学试题
CMS专题
工学
经济学
专升本
法学
教育学
历史学
更多分类
搜索
题库考试答案搜索网 > 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男性,58岁。右侧腹股沟区肿块,站立过久肿块出现,平卧消失无痛,有时肿块可入阴囊,检查:右侧8cm大小,可还纳,压内环腹压增加,肿物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治疗的措施是()。
>
题目详情
问题题干
答案解析
相关问题
热门问题
最新问题
问题详情
男性,58岁。右侧腹股沟区肿块,站立过久肿块出现,平卧消失无痛,有时肿块可入阴囊,检查:右侧8cm大小,可还纳,压内环腹压增加,肿物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治疗的措施是()。
A、A.疝成形术
B、手术疝囊高位结扎
C、手术修补
D、手术疝囊高位结扎及修补
E、鞘膜切除反转术
时间:2021-12-27 16:12
关键词:
腹外疝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
答案解析
D
相关问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题:男,35岁,患腹外疝一年,站立或咳嗽时右侧腹股沟区出现疝块,可进入阴囊,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可回纳腹腔而消失。 其疝环是
患者,男性,57岁,既往便秘数年,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嘱患者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准备手术治疗。为避免患者术后疝复发,护士在术前最重要的准备是( )。
患者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体检:右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该患者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 )。
患儿男性,3岁,右腹股沟部出现可复性包块1年余。此次因哭闹伴呕吐6小时就诊:查体:右侧阴囊内肿块,肿块呈蒂状延至腹股沟部,有触痛,不能回纳。此患儿诊断首先考虑()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护理评估时必须询问的内容不包括().
最新问题
男性,62岁,左腹股沟区可回复性肿块3年。体格检查时发现,左腹股沟区肿块在平卧时不能完全消失,以手按压亦难完全回纳,诊断为滑疝,估计手术时所见()
男,28岁,右侧腹股沟部肿块突出1年余,站立明显伴下坠感,平卧肿块消失。体格检查:右侧腹股沟可见长梨形肿块,降入阴囊,手推肿块可回纳,压迫内环肿块不再突出。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性,64岁,右侧腹股沟肿块突出5个月。体格检查:右侧腹股沟可见2cm×3cm的半球形肿块,平卧时肿块消失,压迫内环肿块仍可突出。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儿男性,3岁,右腹股沟部出现可复性包块1年余。此次因哭闹伴呕吐6小时就诊:查体:右侧阴囊内肿块,肿块呈蒂状延至腹股沟部,有触痛,不能回纳。此患儿诊断首先考虑()。
患者,男,48岁,6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肿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入院查体后诊断为右腹股沟斜疝,进行手术修补后,以下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主诉: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患者,1岁3个月,其母发现其右腹股沟区肿块3个月,在哭闹时明显,查右腹股沟区肿块约鸽卵大小,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出现。其手术治疗的方法为()
老年男性,腹股沟内侧半球形肿块,平卧消失,压内环站立仍出现可诊断为()
男性,10岁。自幼即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大小约4cm×5cm×5cm,平卧后消失,站立位又复出现。在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首先应采取的检查是()
男性,10岁。自幼即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大小约4cm×5cm×5cm,平卧后消失,站立位又复出现。若检查为阳性,可诊断为()。
别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