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下面是一位高中生的习作,阅读并完成下列各题。案例:我最喜欢的一个词①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策,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词语,勤奋是多人都具有的美德。从古至今,有多少勤奋的例子,他们有的勤奋学习,有的勤奋工作,有的勤奋做研究……勤奋学习②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光从缝裂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进来,匡衡就用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文学家。 勤奋工作③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等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核武器的试验要在弋壁滩上进行,而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又层出不穷。邓稼先虽有“福将”之称,但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勤奋研究④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1500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碳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发明了可以持续照明1200小时的钨丝灯泡。他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学习。⑤勤能补拙是良策,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勤奋”也造就了无数学者、人才、发明家⑥“勤奋”也一直激励着我奋发向上,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词语。 问题:1.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2.请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四个方面中选择两个对这篇作文进行评析,并指出修改建议。


时间:2021-12-25 12:31 关键词: 高级中学语文(考前冲刺) 高级中学语文

答案解析

<p> 1.【参考答案】错别字:第②段中,&ldquo;蜡烛&rdquo;应为&ldquo;蜡烛&rdquo;,第③段中&ldquo;弋壁&rdquo;应为&ldquo;戈壁&rdquo;。病句:第④段中: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1500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碳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改为: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初期,做了1500次试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直到后来,又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碳丝灯泡,这个灯泡可以持续照明45个钟头。<br> 2.【参考答案】本文首尾呼应,中间采用三个名人故事来诠释主题,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粗粗一看,觉得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但仔细一读,却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1)立意:审题不准。本文的题目是&ldquo;我最喜欢的一个词&rdquo;,学生写出了这个词语,但是中间内容完全与&ldquo;我&rdquo;无关,更与&ldquo;我喜欢&rdquo;无关。所以,本文犯了审题不准的毛病,立意也就无从谈起了。修改建议:让立意更鲜明起来。主要通过材料,归纳出事例给&ldquo;我带来的心理冲击&rdquo;,以此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增加立意的深度。(2)选材:选材重叠。文中三个片段三个素材,学生开头就明确地写出了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和勤奋做研究的选项,但是在选材时,第二个材料和第三个材料都是属于科学家进行研究的范畴,有重叠之嫌。修改建议:改变开头,或删去中间第二个材料,或改用其他材料,因为勤奋研究也是勤奋工作。(3)结构:比较清晰。中间材料点题部分做得还不够好。修改建议:找到每个材料与&ldquo;我&rdquo;的结合点,简要议论点题,加大&ldquo;材料&rdquo;与&ldquo;主题&rdquo;的结合紧密度。(4)语言:乏力。文章的语言整体上还算通顺流畅,但是部分句子却显得啰嗦乏力,如&ldquo;造就了无数学者、人才、发明家&rdquo;,学者也是人才,很显然,文章的语言还值得好好锤炼和推敲。修改建议:多用描绘代替叙述,改出色彩;锤炼语言,使之有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