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开放性损伤因伤处血管破裂或离断,导致伤口出血。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出血量不到全身血量的20%(约1000ml),机体可通过代偿作用,如周围动脉的收缩以提高周围血管阻力,周围静脉收缩以增加回心血量,组织间液的血管内加速转移而增加血容量,来维持一定的血压和组织灌注。但当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机体失代偿而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若失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50%,就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控制出血对预防休克和挽救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急救现场,首先应采取临时性止血措施,以控制出血,并应尽早进行彻底止血。<br> 一、出血的分类<br> 识别不同类型的出血,有助于对出血的处理。<br> 1.动脉出血随心脏的收缩呈间歇性喷射状,血色鲜红。动脉压力高,出血速度快,于短时间内引起大量出血。肢体大动脉创伤可导致血运障碍,产生肢体坏疽。<br> 2.静脉出血呈持续涌出状,血色暗红。静脉压力低,出血速度较为缓慢。因肢体静脉数量较多,一般静脉创伤对肢体血运影响不大。<br> 3.毛细血管出血为渗出状,看不到明显的出血点,血色多为鲜红。<br> 二、常用止血方法<br> 根据出血的性质,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止血方法。<br> 1.指压止血是最简捷的临时止血方法,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部位动脉近心端,暂时控制出血。如头颈部大出血时,可在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界处向第5颈椎横突对颈总动脉施加压力;肩或上臂出血,可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向第1肋压迫锁骨下动脉;大腿或小腿出血,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向耻骨上支压迫股动脉。采用指压止血,必须熟悉颈面和四肢等动脉压迫的解剖部位。这一方法只是一种应急措施,止血效果有限且不能持久,尤其如四肢动脉都有较丰富的侧支循环,止血不能彻底,故应在使用该法后的最短时间内改用其他方法止血。<img src="http://que-oss.fenziquan.com/web/akimg/asource/2016081317171442601.gif"><br> <img src="http://que-oss.fenziquan.com/web/akimg/asource/201608131717203849.gif"><br> 2.包扎止血是最常用的临时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和填塞止血法两种。<br> (1)加压包扎法用急救包或厚敷料覆盖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包扎要松紧适度,范围应较大。须抬高患肢,避免静脉回流受阻而增加出血。此法能增加血管外压,促进自然止血过程。除大血管创伤外,中等程度的动脉出血选用局部加压包扎一般均能止血。该法经常用于四肢的创伤出血。<br> (2)填塞止血法适用于腋窝、腹股沟及臀部等处的出血。因上述部位血管位置较深,单纯加压包扎不易奏效,止血带又不便使用,故以填塞止血较为适宜。可用灭菌纱布或凡士林纱布、明胶海绵等填塞创腔,并加压包扎固定。一般伤后3~5天取出纱布,因取出纱布过早可发生再出血,过晚可引起感染。<img src="http://que-oss.fenziquan.com/web/akimg/asource/2016081317180787188.gif"><br> 3.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动脉创伤引起的大出血或四肢创伤出血用其他方法止血未能奏效者。止血带可阻断肢体血液循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但有可能因阻断循环而造成肢体坏疽、急性肾衰等危险。因此,使用止血带时,应严格选择病人,凡能用其他止血法,如加压包扎止血法,就不用止血带。此外,还须掌握正确使用止血带的方法,以发挥止血作用并防止其有害影响。<br> (1)止血带种类<br> 1)充气止血带:接触面广,施压均匀,能较准确地控制压力,从而减少局部组织和神经损伤。最近使用的局部充气止血带能对肱、股动脉直接加压,只需高于其收缩压6.67~10.66kPa(50~80mmHg)的充气压就可完全或基本控制出血。<br> 2)橡皮管止血带: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尤适于事故现场和火线急救。但由于施压面小,压力不易掌握,易造成局部神经受压和软组织损伤。<br> 3)就便替代物:在现场急救中,为紧急抢救大出血病人的生命,而又无专用止血器材时,可就便取材,使用三角巾、绷带、腰带和宽布条等代替止血带,但不能用绳索或铁丝缠扎。<br> (2)止血带缠扎方法:止血带缠扎部位:上肢应选择在上臂的上1/3,下肢应在股部中、下1/3交界处。这些部位止血效果好,且不易造成神经损伤。可用棉垫、纱布、衣服或毛巾作为衬垫物。缠扎橡皮管止血带方法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止血带的尾端放置在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由食指和中指将尾端从止血带的下面拉过,使之成为一活结。如需放松止血带,将尾端拉出即可。<br> (3)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br> 1)凡缠止血带即应作出醒目标志(如红色布带),注意计算时间,并做好转运的交接事宜。<br> 2)缠止血带应尽可能在靠近伤口的近侧或紧靠伤肢残端,以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不应机械强调"标准位置"。<br> 3)充气止血带的压力,成人上肢应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53.33~66.66kPa(400~500mmHg)比较适宜。橡皮管止血带的下面应加衬垫,压力适度,以刚好能制止出血及远端动脉脉搏摸不到为宜。缠扎过紧会引起神经损伤,过松则不能阻断动脉血流,并可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反而助长伤口出血。<br> 4)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如需延长缠扎时间,也应每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1次,暂时恢复肢体血运1~2分钟。放松期间采用压迫止血法控制出血,然后再次缠扎止血带,缠扎止血带总的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以防肢体坏死和引起类似挤压综合征的严重全身变化。<br> 5)在解除止血带前应加强抗休克措施,做好手术止血的准备和进行输液输血。<br> 6)个别病人由于止血带缠扎过久,远端肢体已广泛坏死,在截肢前不应放松止血带。<br> 4.屈曲肢体加垫止血前臂和小腿出血,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在肘窝或腘窝处放置棉垫卷或绷带卷,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借衬垫物压迫动脉,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这种方法可引起前臂或小腿缺血和神经受压,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img src="http://que-oss.fenziquan.com/web/akimg/asource/2016081317181862770.gif"><br> 5.手术止血病人送至手术室,在清创的同时可作血管钳夹结扎、血管修复和血管吻合等手术治疗,止血效果最为理想。但在火线条件下常难以做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