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在月下荷塘边,作者看到了一幅月下荷塘的美景,请你鉴赏作者描写到的各景物特征(包括使用的修辞手法)。明确: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比喻手法写出其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具有动态美。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的样子。拟人手法赋予静物以生命力和感情。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荷花的这些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转向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相似,更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作"通感"--即打通各感官,把具有相似感觉的句子放在一起比喻。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拟人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荷韵(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把所见与想象相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此处用来写流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br> (2)抬起头来,作者又在静寂中默赏了荷塘内的月色,请你参照上面的提问--赏析法,在课后自己写出鉴赏文字(特别要了解什么是"通感")。参考:A.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B.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也是通感。D.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实则写出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忧郁。<br> (3)讨论:在我们眼里,景色的确很美,但在余光中先生和叶圣陶先生眼里,却认为朱自清先生描写的景致很随意,你认为呢?请说出理由。A.赞成说:境不由心生明确:从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明确告诉读者,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不宁静":历来说法不一,有"夫妻吵架说",有"父子别扭说",有"社会动荡说",或者统而有之,总之是无从确定。在这样的心态下,作者写荷塘月色的美景,实在是在一种心情烦躁、沉郁的情况下写的,其写作的目的只是试图通过对美景的描写来消解自己内心的烦郁!说到底,这是作者试图调节自我情绪的行为。"境由心生",是指什么样的心情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景,创造出什么样的境。而作者带着一颗烦乱、"颇不宁静"的心,又如何能创造一个景神合一的美境呢?可是,他又实在急欲摆脱这烦郁,怎么办?没心情创造心情,也要写景!如果像余光中先生说的那样,这些景物的描写是"浮泛"的、"不出色"的,恰恰印证了作者此时写景是一种为赋新词强消愁的依然摆脱不掉的烦郁心理!B.反对说:境由心生绘的是真景。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景物。这样,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抒的是真情。作者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一直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这个哀愁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和"峭楞楞如鬼一般"里突兀地体现出来,是它们,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即使写树缝里的灯光,作者也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小结:在荷塘边,作者暂且得到了心灵上的宁静。但最终是想排遣烦闷的心情而不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