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脍炙人口的台词乃是整个悲剧的核心,极富哲理性,它展示了哈姆雷特的心灵煎熬。“生存还是毁灭”这生死抉择,引起王子深沉的思索。生存,即活下去,“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具体地说,也就是“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讽,压迫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剧,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由此看来,生存太难,而毁灭反而容易得多,只要抽刀一击便可自杀身死,顷刻间万事皆休,何尝不是一种解脱。然而,作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具有一般人达不到的深度,他一旦将这思虑再向纵深开掘,马上又出现新的问题:倘若如宗教所说,灵魂不死呢?那“活着”时的诸多苦难不依旧存在吗?不还得照样“忍受”吗?原来,死不是苦难的结束,而是苦难的延续,如果生前不消灭世间的不义,那死后的梦都得不到宁静。 这样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哈姆雷特坚定了信念,最后选择的不是毁灭而是“活着”,他要在忍受中揭露罪恶,为父报仇,重振朝纲,直至完成“扭转乾坤的伟大事业”。这段独自,一针见血,鞭挞社会罪恶,指出时代特征以及英雄人物的历史使命,更重要的是此段展示了主人公的思想骤变,突出了他的哲人特点,哈姆雷特从此摆脱“自杀”的念头,开始了一系列的复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