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方面。为了镇压声势浩大的天平天国起义,清政府改变了一些统治策略。一是重用汉族官僚地主,让他们放手绞杀太平天国和各地起义,慈禧太后让曾国藩总理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都归其节制,从而提高了汉族地主在政府中的地位,这些汉族地主中的有名人物为了挽救动荡的清政府,还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被称为“同治中兴三名臣”。二是借助外国武力镇压太平天国,即所谓“借师助剿”。从此,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了,清政府开始与外国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外国统治中国的工具。<br> 经济方面。在同太平军的对抗中,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支出,清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增加收入,他们开始在全国征收厘金,增设各种名目的税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我国南方则形成了“永佃制”。太平天国失败后长江中下游各省普遍流行地主保留土地的所有权、佃农有永久耕种权的土地制度。有些地方称地主享有“田底”,佃农享有“田面”。有的地区,农民不堪苛捐杂税,将田底售给豪富,自己保留永久耕种权。一般由地主向官府缴纳赋税,也有由佃户缴纳的。<br> 军事方面。在镇压天平天国起义时,八旗军队的无能表现无遗,为了增强军事力量,清政府积极购入枪炮、训练军队,客观上有利于军队的现代化。同时各地为了自保以及镇压起义,组织了自己的地方军队,其中尤以曾国藩的湘军最为有名。湘军是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由曾国藩创建,其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儒生,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曾国藩与一些将领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层层关系将军队各层紧密联系起来,上下同心,全军服从曾国藩一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营制主采用明代军事家戚继光“束伍”成法。湘军将领及幕僚成为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