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理论取向上,旧经济社会学,研究者注重的是微观层面,中观(工作团体)和宏观(经济结构)层面被视为行为的外部条件,或者是行为的副产品。新经济社会学,研究者强调的是中观经济结构层面,尤其是强调中观层面在联结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时的作用;<br> (二)在研究主题上,旧经济社会学讨论的是人际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社会分层、团队的团结等,他探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掘劳动者的生产潜能;新经济社会学关注经济行为者何以是社会行为者的一分子,经济行为者的行为又是如何嵌入于他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结构中,以及这些社会结构是如何被社会性的建构起来的。<br> (三)在研究方法上,旧经济社会学中个案研究、参与观察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在新经济社会学中,解释性方法成为主要方法,抽样调查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br> (四)在研究成果应用上,旧经济社会学被视为“管理社会学”,其目标是直接用来指导企业对劳动者的监督,改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管理,因此也被称为“奶牛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更强调理论性,它的研究成果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目标往往不直接相关,大多被用于解释新兴的经济现象;<br> (五)在对待相关学科—特别是正统社会学—的态度上,新经济社会学更为不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