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西周乐舞是礼乐中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五类:<br>
1)六代乐舞<br>
又称“六舞”,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记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br>
它包括:<br>
黄帝——《云门》(或称《云门大卷》,卷读quan)<br>
尧——《大咸》(或称《咸池》)<br>
舜——《箫韶》(或称《九韶》、《大磬》、《九辩》、《九歌》等)<br>
夏代——《大夏》(歌颂大禹治水的功绩)<br>
商代——《大濩》(歌颂商场伐桀的功绩)<br>
西周——《大武》(歌颂武王伐纣的功绩)<br>
2)小舞,是指规模较小的乐舞。<br>
它包括<br>
帗舞——彩绸舞(帗读fu)<br>
羽舞——羽毛舞皇舞——五彩羽毛舞<br>
旄舞——牛尾舞<br>
干舞——盾牌舞<br>
人舞——长袖舞<br>
3)散乐,这类是指民间乐舞。<br>
4)四夷之乐,周边部族的乐舞、歌曲。<br>
5)宗教性乐舞,指天旱时求雨的《□yu舞》和秋季驱除瘟疫时所用的《傩舞》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