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认识对象神秘。老子把“道”作为认识对象。他区分了“为学”和“为道”,把“为学”和“为道”割裂并对立起来。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就是说,追求事物的具体知识是要一天天增加的,但人要认识作为世界本体的道,只是要一天天的减少,少之又少,以至于达到无为才能认识道。<br> 2)认识方法神秘。<br> A.为道日损,否定“为学”,要减免外部知识的学最后达到无为。老子认为认识道,就要对具体事物的知识越少越好,他甚至主张“绝学无忧”“绝圣弃智”。<br> B.老子否定感性认识,否认实践知识,主张少私寡欲。老子根本反对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更反对用感官去接触客观事物,干脆取消感官认识你。他认为要认识道,完全不需要感性认识。<br> C.提出涤除玄览、致虚守静。涤除玄览指要人把内心打扫的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干扰,像一面最清澈的镜子,不沾一点灰尘,这样才能理解“道”的真谛,把握道。致虚守静只要想认识道,应使内心清静,虚静达于极点,进入一种不思不想,无欲的境界后,才能看清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