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文艺学范畴的是歌德,他强调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但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只有通过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对话,才能使“世界文学”的时代早日到来,从而以自己民族文学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文学的新时代。继歌德之后,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提出和论述了世界文学的问题:“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民族的优秀文学逐渐成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比如,以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开始仅在欧洲发生影响,以后蔓延成世界性的。18、19世纪的积极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从欧洲走各世界。20世纪相继出现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更为迅速地波及世界。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长期由于自然经济带来的自己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一般局限在亚洲地区发生影响,直到18、19世纪才逐渐影响到全世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批判地汲取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比如印度的佛教文化,欧洲的启蒙主义文学,积极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都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可见,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这是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趋向。每个民族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要使民族的珍品成为世界的财富,就必须加强民族文学艺术的相互对话、交流活动,取长补短,共同繁荣。从另一个角度说,世界文学在形成的过程中,当然并不是要取消民族文学,相反各民族文学更应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学养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本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正如鲁迅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因此,各民族文学只有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独特性,才能使世界文学园地更加绚丽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