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张骞的旅行探险<br>
学术界认为汉代武帝时的张骞(公元前?—前114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探险家。<br>
张骞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对西域各国,包括今天中国西北、前苏联的中亚、巴基斯坦西北和阿富汗等都有很深的了解,并将其见闻载入史册,使人们订正了前人的正谬。<br>
3条到南亚等西域地区的道路:一是穿过青藏高原,取今西宁——拉萨——亚东一线至印度;二是沿青藏高原北缘,兰州——吐鲁番——出葱岭至大夏;三是循青藏高原南缘,走成都——昆明——缅甸一线,至印度。<br>
张骞三次出使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连通,地理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不但大大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知识,开扩了中国人民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br>
(2)司马迁的《大宛列传》<br>
《大宛列传》是有关亚洲腹地最早的地理志书,虽然它出自司马迁的手笔,但直接应用了张骞的旅行记录,一般来说大多取材于亲见亲闻,较为真实准确。<br>
(3)班超出使西域<br>
西域都护班超于公元97年(东汉和帝永元9年)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虽然未曾抵达,但起码到了波斯湾,从而开辟了横贯亚洲、沟通亚、欧、非三洲的陆上通道。<br>
在公元3世纪以前,中华民族完成了东亚、中亚、南亚的探查了解;亚洲北部大致抵达了北纬60°左右;西亚则抵达安息条支西界,可能抵达了波斯湾,对欧、非二洲,尤其是地中海地区已有了相当认识与了解。中华民族地理知识所及范围约达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3,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也不可比拟的。反映秦汉中国对亚洲探险旅行的计有《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列传》、《后汉书·大秦传》、《魏略·条支传》、《后汉书·西域传》以及《汉书·张骞传》等著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