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传统批评模式和现代批评模式是以20世纪为分界线,20世纪之前的批评模式称为传统模式,主要包括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和审美批评。20世纪之后的批评模式称之为现代批评模式,主要包括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和文化批评。这些批评模式同样作为文学批评模式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更多的是在特定理论背景、读解方式和效能上引起差异。下面将选取社会历史批评和语言学批评作为范例,具体分析其区别。<br>
社会批评源远流长,其理论奠基人是19世纪末的意大利人维柯,后来法国的丹纳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元说,更确立了社会批评的地位。社会历史批评的形成与19世纪西方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潮密不可分,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的发展为其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在马克思主义的改进和变革下日趋走向成熟。而语言学批评伴随着20世纪西方哲学与美学界发生的一次语言学转向,以语言问题而取代原来的理性问题的批评模式。它的出现与语言学本身的发展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批评又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解读方式来看,社会历史批评更关注作品和社会历史的关系,在乎文学作品的社会认识功能和历史意义。因而会通过对作品的文学批评转向对社会历史的批评,视野非常的广阔。而语言学批评则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强调作品的意图只需从其内部去寻找,语言的语境、语义、能指性、信息作用是构成形象、形成结构的重要因素。从批评产生的效应来看,社会历史批评更多的关注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在乎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和批判功能。而语言学批评则更看中文学自身,是“内向型”批评模式,从而将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由此可见,传统批评模式和现代批评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理论背景、解读方式和批评效应上面,但是二者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都是围绕着文学作品展开的,而且在具体情况下也可以相互交叉互相借鉴。</p>